春種一粒粟,秋收萬顆子。眼下,氣溫逐漸回升,春耕備耕進入關鍵時期,在曾口鎮書臺村的花開天下家庭農場里,負責人馮澤龍正搶抓有利時機,組織村民們搭棚、育苗,為秋季的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。
圖中,面對村民侃侃而談、毫無保留分享播種經驗的就是故事的主人公馮澤龍——一名九零后返鄉創業大學生。2019年,馮澤龍在老家書臺村承包30畝地、搭建17個大棚,創辦成立了巴州區曾口鎮花開天下家庭農場,種植起了綠色瓜果蔬菜,成為了一名“新農人”。“作為巴州人,我想為家鄉的發展做點貢獻,看到巴中有一個城市‘菜籃子’工程規劃,就決定返鄉創業。”最初的想法很簡單,馮澤龍為此卻付出了汗水與艱辛。
創業初期,一切都是未知,挑戰無處不在。缺少支持對象、資金周轉困難……一系列問題壓得馮澤龍喘不過氣。因為缺少經驗,初次種植,菜苗就死了一半。
失敗了就反思,有問題就解決。馮澤龍認真總結原因,翻閱了大量相關書籍,并到周邊“取經”學習,咨詢專業人士,不斷提升種植技術。通過兩年的努力,農場逐漸走上了正軌。立足于發展本地綠色蔬菜,馮澤龍種植的蔬菜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。致富不忘鄉鄰人,馮澤龍以溫室大棚蔬菜種植為紐帶,帶動周邊村民20余人實現了就近就業。
“我將土地流轉出去,每畝收取500至600元的流轉費,同時我自己也在農場務工,每年工資收入就有一兩萬哩。”村民王庭桂笑得一臉滿足。
馮澤龍的成功為更多想要返鄉創業的年輕人打上了一針“強心劑”,受其影響,村民楊雄風也踏上了返鄉創業之路。“作為馮澤龍的發小,剛開始我并不理解,大學生回鄉搞農業,太不現實了!沒想到他不僅將這項事業做得紅紅火火,還帶動村民一起增收致富。”楊雄風打心底佩服朋友的魄力,“他不只是我的朋友,更是我創業路上的導師。”
2022年,馮澤龍的農場實現總收入100萬元,帶動農戶戶均增收3.5萬元。面對成績,馮澤龍表示,將繼續擴大規模,爭取從單一的家庭農場轉變為現代農業產業園。“堅持‘菜籃示范、農技共享、市場共贏’的理念,努力實現發展特色現代化農業的想法,與村民共進,讓更多人受益,讓家鄉變得更富饒美麗。”馮澤龍對未來充滿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