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城區高樓到鄉間田野,從工業建設到農業發展,巴州區正以“起步就是沖刺,開局就是決戰”的態勢,趕早春、搶農時,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抓發展,奏響春耕交響曲。
插秧、犁地、播種、澆水、施肥……陽春二月,走進三江鎮龍門村的農業園區,村民們正搶抓晴好天氣,分發春苗,進行移栽。他們分工明確,配合默契,整個種植工作有條不紊,田間地頭一片農忙景象。
“早上天不亮大家就起來忙碌了。去年種的是萵筍、白菜,當時收菜的時候,電話都接不過來,全都是來買菜的,還有重慶、南充、廣元、達州等地的電話。”龍門村村民郭發周是農業園區的種植帶頭人,看到這綠意滿園,想到去年豐收之景,非常自豪地介紹,2022年整個農業園區線上線下共銷售時令蔬菜超90萬斤,收入超270萬元。
為做好春耕春種工作,建設好龍門半島現代農業園區,目前,三江鎮組建農業勞務服務聯合社,以“基地+合作社+農戶”模式,企業代收聯銷,帶動周邊群眾150余戶發展,解決300余名群眾就業問題,實現年戶均增收約1.5萬元。今年,將追加投資3500萬元,擴建園區至3000畝,配套建成智慧農業物聯網噴灌系統及原產地保鮮庫、管理用房、加工廠、生態停車場。
入春以來,遍地農桑漸起。在巴州區化成鎮道子坪村,從晨光熹微到艷陽高照,從春寒料峭到暖意融融,村民們一直在枳殼馬鈴薯產業園里犁地壘廂、育種蓋膜,忙碌的身影構成一幅美麗的春耕織錦圖。
據悉,今年化成鎮3個社區15個村的春耕總面積達3.2萬畝。為抓實春耕生產,化成鎮黨委提前謀劃,搶抓農時,成立以農技員任組長的駐村春耕備耕工作組,現場負責生產任務的安排部署、技術指導、標準化種植等,同時大豆玉米復合種植育種育苗等農事也在緊鑼密鼓進行。截至目前,累計發放馬鈴薯種18.5噸、薄膜6噸、肥料30噸、玉米種1噸、育苗膜100公斤。
今年,巴州區將著力建設“三江-光輝-大茅坪”巴河流域現代農業觀光樣板,有效對接“盤興-光輝”千畝級“綠色工業+商貿服務”園區,形成三產融合發展片區,促進巴州區農業保存量、穩產量、提質量。